手机版
当前位置: 百鸣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北京高校

北京印刷学院

网站地址:
网站名称:
北京印刷学院
网站热点:
留学生教育,学校标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科研管理
登陆状态:
正常
网站品质: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4:48
网站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前身是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系,始建于1958年11月。

1961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消文化学院,印刷系并入轻工业部所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改名为印刷工艺系。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基础上改建为北京印刷学院。

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

2013年,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青岛研究院。

2014年,获批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高等院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

办学条件/北京印刷学院

师资队伍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493人,硕博比例达到83%,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3%;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人选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人、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4人、北京市“长江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

全国优秀教师(2人):孟庆春、金杨

北京市优秀教师(7人):孟庆春、金杨、刘秀伟、杨丽珍、张炜、刘秀伟、邓普君

*优秀教学团队(1个):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团队(严晨)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工商管理基础课教学团队(王关义)、印刷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魏先福)、马克思主义*化公共课程教学团队(孟庆春)、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团队(严晨)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下设二级学院9个,开*专业26个,专科专业6个。

专业设置

二级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层次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本科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本科
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动画、摄影本科
新闻出版学院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广告学、新闻学、英语(跨文化传播与版权贸易)本科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技术、印刷设备与工艺、包装技术与设计、版面编辑与校对、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专科
国际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2012年),有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2006-2007年)。

*特色专业(2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印刷工程、编辑出版学、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文学实践教育基地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精品课程(部分)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级别年份
1 印刷原理魏先福市级2006
2多媒体编创艺术胡杰市级2006
3印刷与包装材料武军市级2007
4多媒体编创艺术胡杰市级2007
教学成果(部分)
序号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年份
1  面向印刷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2出版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3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印刷出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设计艺术学、传播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材料物理与化学

北京印刷学院学术型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名称
文学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传播学
出版学
传媒经济与管理
理学

科学技术史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物流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包装工程)
信号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图像科学与工程(印刷工程)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艺术学
美术学
绘画艺术
动漫艺术
设计学
数字媒体艺术
设计艺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出版、艺术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在国内外百余家出版社、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多家企业在该校设立了奖助学金。

校企合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学校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2013年,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青岛研究院。2014年,学校获批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高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开设项目有学校与雅昌集团签署的“雅昌班”项目。

学术科研/北京印刷学院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院6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 

研究机构

分类科研机构名称
市级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印刷设备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院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期刊研究所
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
大学科技园青岛研究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科研经费7061万元(2013年),承担了70余项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出版专著11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SCI、EI、ISTP、CSSCI检索论文数近700篇;申请专利1152件,授权专利504件;主持完成*科研项目7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0个,产业化项目4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102.11万册,数字资源量138508GB,其中:电子图书2150GB。学校数字资源有方正Apabi电子图书、*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EBSCOhost全文数据库等共20余种。

学术期刊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于1993年创刊,双月刊; 1、3、5期主要刊登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2、4、6期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学术论文,反映印刷包装领域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北京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出版传播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栏目。

学校领导/北京印刷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领导行政领导
党委书记刘超美校长王永生
党委副书记赵盛伟副校长蒲嘉陵、党繁义、许文才、王关义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雷京
党委常委刘超美、王永生、赵盛伟、党繁义、许文才、王关义、雷京、史国敏校长助理张养志、周忠

(资料来源:2014年11月学校官网

校园文化/北京印刷学院

学校标志 

校徽

北京印刷学院校徽设计采用了原标志、太阳、地球、金镛等形象元素。校徽整体为圆形,符合大学校徽通常惯例,寓意采集天地朝晖之气概,包容江川思想之胸怀,追求团结自强、生生不息之精神。校徽中心取“印”和“书”的图形,重新解构为*传统“金镛”造型。寓意北京印刷学院勤于传承中华文明,专于建设现代传媒类大学。“金镛”从周期而起,自古就有记载盛世、告示众人,传播信息的作用。以“金镛”为示,寓意全体师生闻金起舞,止于至善。校徽为深蓝色,独特、稳重、凝练而不失活泼,如深远的大海天空,寓意学校办学严谨,各专业彼此交融,不断前进。校徽以中英文标明“北京印刷学院”,突出了学校的名称,便于识别、记忆和交流。校徽中心下方注明学校创建于1958年,表明学校的办学历史,与“金镛图形”合为一体,取得视觉平衡。

校训

严谨,求实,团结,勤奋

社团文化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构建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研究计划”为龙头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有各类校级学生组织30余个。

类似“北京印刷学院”
与“北京印刷学院”相关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