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百鸣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四川高校

西南科技大学

网站地址:
网站名称:
西南科技大学
网站热点:
采购信息,科研机构,校园地图,办公电话,一卡通
登陆状态:
正常
网站品质:
6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9:01
网站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工学院

1933年江津窑业技术学校;
1949年江津窑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川东区江津窑业技术学校(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
1950年川东区江津窑业技术学校更名为西南工业部干部学校(隶属关系同上)
西南工业部干部学校更名为西南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关系同上)
1952年西南建筑工程学校、重庆*土木建筑学校合并组建重庆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关系同上)
1957年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中央建筑工程部)
1965年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改建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隶属建筑材料工业部)
1974年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更名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隶属关系同上)
1978年四川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升格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992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南工学院(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998年绵阳市纺织技工学校、绵阳市丝绸技工学校并入西南工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2000年8月23日 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 
专科学校组建西南科技大学;
2000年12月21日 正式挂牌成立西南科技大学。

办学条件/西南科技大学

院系概况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8个本科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西山校区)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学科方向与*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
国防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英语语言文学、植物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紧缺专业1 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36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农学、地质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经济学、工程力学、软件工程、工业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应用化学、对外汉语
*精品课程:《现代电子系统设计》(马建国)、《化学综合设计实验》(霍冀川)、《管理学原理》(张霜)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教职工2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工程院院士1人(林祥棣,专职院士),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0余人,教师中博士研究生250余人,硕士研究生840余人。 还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兼职教师400余人,院士17人。还拥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中青突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一批专家。

合作交流

西南科技大学秉承开放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国际和区域学术交流和合作。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与国(境)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现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智利、荷兰、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尼、印度、泰国、以色列、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搭建了多个合作平台,开展了一批富有效益的科教合作项目。学校主持完成了加拿大政府资助的“*西部远程教育项目” 、欧盟资助的“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高等教育与培训模块的开发”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截止2012年12月,学校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1次,接待来访团组1193人次,派出短期出国(境)访问203人次,派出教师出国(境)进修学习、攻读学位、合作研究252人次,派出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8人次,派出校际交流学生271人次,应邀来校讲学的外国(境外)专家190余人次,聘请外籍教师和外国专家、合作科研专家167人次,外国留学生110余人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公派出国(含西部项目与国防科工局专项项目)42余人次。

学术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学术成果

2011年学校国家科研项目实现了三大突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首次获得科技部973项目,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单个课题立项经费首次突破5000万元。获*科研项目47项;纵横向科研立项418项,立项经费14102万元,比2010年增长253%。申报和受权专利方面,申报专利122项,受权专利36项,其中受权发明专利27项,比2010年增长540%;重要学术论文方面,在重要核心上发表学术论文421篇,比2010年增长151%;被三大检索收录415篇,比2010年增长161%;获省部科技奖10项;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其中学术专著(五大出版社)5部。
截至2013年底,学校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60多项,获*科技进步奖5项、*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等奖励350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底,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培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科研平台23个。

类型名称批准部门级别学科分类
科技园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技部 教育部
*
综合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四川省科技厅
厅级
环境科学
社科基地
拉美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研究培育基地
教育部
部级
综合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省教育厅
省级
法学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省教育厅
省级
经济学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教育厅
省级
外国语言文学
社会法制教育普及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省教育厅
省级
法学
*(绵阳)科技城建设研究中心
绵阳市政府 西南科技大学
市级
政治学
工程(技术)中心
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名四川省生物质改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科技厅
厅级
生命科学
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部级
材料学
重点实验室
控制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环境工程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计算机科学
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
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机械工程
工程结构与材料动载特性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化学
核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土木工程
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四川省高等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生物学
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
厅级
地址资源与地质工程
网络融合工程实验室
绵阳市政府 西南科技大学
市级
安全科学技术
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
*
材料学
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科技厅
厅级
材料学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防科工委(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部级
核科学与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部级
环境科学
制造过程测试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部级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校领导/西南科技大学

现任领导

职 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王俊波
党委副书记、校长
陈永灿  
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学刚
副校长刘彤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发勤
党委副书记张强
党委常委、副校长卢忠远
党委常委、副校长庹先国 
正校级调研员朱强
正校级调研员曾贤贵
党委常委、副校级调研员杨世源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职起止时间
四川非金属矿校党总支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石海玉
1966-1977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代院长
资文斗
1982-1984
四川非金属矿校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
李 森
1977-1978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党委代书记
郭振江
1982-1984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李伯蜂
1984 -1991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院长
万起鹏
1984-1992
万 朴
1992-1993
西南工学院党委书记
刘桂芬
1992-1998
西南工学院院长
万 朴
1993-1998
西南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吴 坚
1998-2000
四川省遂宁农业学校校长
蒋海宁
1952-1958
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张望胜
1978-1983
龙太康
1983-1988
黄尚勋
1988-1992
邓国涛
1992-1995
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田承绩
1980-1983
宓庆深
1984-1988
向遵湘
1988-1995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向遵湘
1995-2000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邓国涛
1995-2000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吴 坚
2000-2004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林祥棣
2000-2004[

文化传统/西南科技大学

校训

厚德 博学 笃行 创新

校徽

图案标志主体是由西南科技大学的英文缩写“SWUST” 基本元素组合构成的。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的中文校名用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题写校名的手写体;下弧是西南科技大学英文全称,中英文校名首尾相连。
“S”造型取自中华民族的象征 ,与学校地处青龙大道、背靠龙山、脚踏龙溪埝的地理环境相吻合。龙身采用橙黄色为基本色调,呈自西向东腾空而起状,正在腾飞的龙,代表西南科大师生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奔向美好的明天。“T” 的造型寓意为科学平台 ,蓝色寓意为深邃的科学思想和博大的人文关怀。“T”与“S”造型的组合成火炬 ,象征了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真理与希望之火。“U”造型取正两片成长的“绿叶” ,象征了生命与希望,与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的使命相一致。该部分主色调采用橄榄绿,寓意和平、民主、平等、自由、科学的现代大学精神。“U、T” 结合形成“ W ” 造型 ,形如西方传统器乐“琴徽”的外观造型,象征着西南科技大学和谐、愉悦、通达、开放的育人环境和悠久、深厚的人文底蕴。标志主体与附体的结合使整个标志形如“印章” ,寓意为学校育人的社会责任。校标的总体寓意拟达到激励学校师生之斗志,体现学校校训“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精神的目的。

 

校歌

《西南科技大学校歌》歌词
科技之城,李白故乡
我们在这里播种金色的希望
英才辈出,桃李芬芳
我们薪火相传书写腾飞诗行
啊!西南科技大学
联合共建的奇葩在这里绽放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
西科大手绘明信片
西科大手绘明信片(7张)
我们开放包容谱写伟业华章
蜀山俊秀,涪水含章
我们在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
志存高远,励志图强
我们辛勤耕耘高奏奋进交响
啊!西南科技大学
振兴中华的理想从这里起航
厚德博学,笃行创新
我们追求*共铸明天辉煌

杰出校友/西南科技大学

吴靖平 中共四川省第十届省委常委 省委宣传部长;原中共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凉山州委书记
刘国强 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钟旭秋 重庆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刘作禄 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贺 文 四川省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 新 绵阳市委常委 副市长
陈行祝 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述芬 德阳市委常委、秘书长
周湛鸿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政府 秘书长
李京平 绵阳市政协 副主席 民进绵阳市委主委
唐天志 五届遂宁市政协副主席
张才明 重庆市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
王永全 重庆市长寿区政协副主席
冯 卫 四川什邡市委副书记
曾祥炜 四川省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协副主席
庞中华 著名书法家、当代*硬笔书法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硬笔书法协会主席
刘碧贵 全国“三八红旗手”、小麦育种专家
宋成法 苏科工电气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任奎元 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同山虎 青海祁连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吴选民 中材国际工程股份公司任 副总裁
魏 维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 行长
袁 平 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简乃军 四川省武都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副总经理
王祥荣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
甄广川,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副厅长
杨羚野,本名杨德斌,四川安岳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学会会员。
卢广山,*一航机载产业部部长,兼任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类似“西南科技大学”
与“西南科技大学”相关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