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百鸣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广东高校

韩山师范学院

网站地址:
网站名称:
韩山师范学院
网站热点:
教学资源,韩山师范学院,智慧韩园
登陆状态:
正常
网站品质: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09:11
网站介绍:
韩山师范学院
网站百科

历史沿革/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的历史,以清光绪廿九年(1903)为转折,之前是古代书院,之后是近现代师范学校。韩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韩山书院历史上一再迁徙,屡经兴废。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1251年),郡守刘希仁捐俸修潮湿残破的院舍。不久,书院废。

至元十五年(1278年)城南书庄(原韩山书院旧址)及所附韩祠,经战乱,亭院无存。廿一年(1284年)由潮州路总管王用文重建,又称“韩山书院”,祀孔子及诸贤,又以韩祠附。

至顺二年(1331年)因“营缮多缺”,总官王允恭令城南书院长陈文子“撤旧构而新之”,历时四个月,新舍落成。

翌年(1332年)七月临川吴澄撰《潮州路韩山书院记》,记载书院落成盛事,碑记现存于潮州西湖公园内。

至正十二年(1352年)城南韩山书院地毁于火灾,韩祠也随之废。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就坊址建构大门,改称“昌黎书院”,题其堂为“原道堂”。康熙年间立《昌黎书院碑记》,现存于韩山师院。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现有雍正年间立《韩山书院碑记》存于韩山师院。

光绪廿九年(1903年)呈准立案,改“韩山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古书院历史从此宣告结束。惠潮嘉师范学堂是*近代教育史上*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1911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1921年10月,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1935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1939年6月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1944年下半年,因战火燃近,韩师又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借崇正小学校址办学,条件相当困难。

1946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

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粤东行署、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郑淳为军代表接管韩山师范学院。1950年5月,郑淳任校长。

1958年的校门1958年秋,韩山师范学院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由汕头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李雪光兼任校长。设置文史、数理、生化、外语4 个科,开办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7个专业,附设初中教师训练班、 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和中师函授部,面向潮汕、兴梅、海陆丰各市县招生,培养初中教师,轮训提高在职初中、小学教师,办附属小学。其时曾办有1期俄语教师培训班。校园面积扩大到80多亩,另辟有游泳池,桃坑、后坑、小陂、小心坑4个农场,以及生物实验园地。

百年校庆1961学年度在校专科学生1270人,教职工217人。1961年,国家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大专院校设置。韩山师专遂于19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办专科。

1963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专科停办后,学校分设为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面向汕头、潮安、澄海、饶平、南澳等市县招生,为5市县培养小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则举办学校行政和教师培训班,为全地区轮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属小学2所,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严重冲击,教师挨斗,教学活动和招生中止。韩山师范学校校名一度被改为工农师范学校。

1968年,工农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起初仍称汕头地区工农师范学校,后称汕头地区师范学校。

1971年以后,开始以推荐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开办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体、英语等中师班。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除校内课堂教学外,要常下农村搞教育运动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共培养各类中小学师资2000多人。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和统一招生制度。韩山师范学院获准开办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恢复了大学专科建制,定校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起连续开办6期政治和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招 收40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2年脱产学习;1985年起开办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除函授教育外,1984年以后,相继开办中文、英语、微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夜大学。

1993年,开设的专业已由起初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语、政史、化生、微机应用、电子技术、体育、音乐等共14个。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期间自1990年起至1993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数学2个专业本科班。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52 人,教职工425人,校园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个阶段培养的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共6995人。

1995年1月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1998学年度,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003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

1998年4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专业,以及学院办学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评审,同意韩山师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5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首次由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1999年,教育部将韩山师院列为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之一。

2000年开始与华南师大等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1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院二级学院,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

2002年6月,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得通过。


设施建设/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99万元。图书馆面积近2.8万平方米,藏书122.59万册,中外期刊2850种;实现电脑化管理,拥有可供读者光盘阅览和普通阅览的座位1879个。拥有各类教室263间,其中多媒体教室83间,语音教室4间,微格教室5间。教学用计算机2204台。已建设校外实习基地80个,基本上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1座,面积近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39.5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7个,其中古籍线装书8600册,外文图书2万余册。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如粤东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功能平台、生物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平台、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科研平台、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少年司法学研究中心” 等5个*研究平台,潮学研究中心、潮汕文化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3个省级研究平台。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实训基地15个。

学院建有2个标准田径场和体操馆、篮球馆、排球场、风雨操场、游泳池及体育综合训练馆等一大批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为教学、训练、竞赛和师生体育锻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设备先进、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宿舍及各种设施齐全的后勤生活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教学理念/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院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和地方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中学教育和农村教育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95年1月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为建设合格的本科师院,适应广东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学院制订了《韩山师范学院事业发展规划(1996~2005)》,建设稳步发展。开辟占地320亩的校园新区,建筑2万平方米的理科大楼主楼,建立了师资建设基金,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以优惠措施吸引人才,使教师队伍得到壮大、提高。学院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加对教学的投入,搞好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整顿教风、学风,健全教学制度,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初期实行本专科并举,多学制并存,逐步减少招收专科生的比例。

校训

勤教力学,为人师表



学科建设/韩山师范学院

学校设有*语言文学系等16个教学机构,57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和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建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6门。学校面向全国十六个省(区)和港澳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500多人。截至2013年,学校建有省级重点与扶持学科各1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3门。

 

院系设置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系[4]  
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
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韩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韩山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5]  

 

专业设置

科类
法学
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日语
网络与新媒体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地理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心理学
统计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烹饪与营养教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音乐表演
音乐学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专科类
材料工程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技术
服装设计
财务管理
会计
旅游管理
烹饪工艺与营养
商务英语
文秘
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
英语教育
美术教育
学前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艺术设计
装潢艺术设计
雕塑艺术设计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建有省级重点与扶持学科各1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3门。

广东省重点学科:专门史(潮学研究)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语言文学、化学、体育学、历史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古代文学

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师资力量/韩山师范学院

截至2012年,该校教职工人近 1041人,其中专任教师74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63.5%和39.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 名,培养省级和校级“千百十工程”对象25名,大学良师19名,校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13位教师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学校还聘请了国际汉学大师、杰出校友饶宗颐先生,*科学院杨福家院士、王梓坤院士,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林海帆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及学科带头人。

 


科学研究/韩山师范学院

研究机构

截至2010年,学校拥有各类研究平台近30个,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资助的科研平台1个(粤东分析测试中心),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潮学研究中心),省重点研究基地教学科研工作站1个(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韩山师范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站),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1个(分析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3个产学研基地平台(新化学材料研发中心、重要海洋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与育种研发中心、智能玩具研发中心),2个校属研究机构和25个系属研究机构。

 


科研项目

 

韩山师范学院承担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
“排球”专题学习网站
“托尔斯泰”专题学习网站
“粤东植物多样性” 专题学习网站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法律基础》教学改革试验
“丁有宽”专题学习网站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足球》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现代汉语》课程教改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电磁学》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力学》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C/C++》教学改革试验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试验



学术成果


韩山师范学院经过辛勤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化学系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取得*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3项,厅、局级4项。获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1项;获教学成果奖4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校级4项;发表科研论文157篇,其中权威刊物22篇。

中文系已有一门省级重点课程(古代文学)、三门院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大学语文),两门院级优质课程(文学概论和汉语口语),五门院级优秀课程(现代汉语、写作概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其余课程均为合格课程。

政法系先后承担《公共卫生政策与生命伦理》、《晚清企业商企业管理思想专题研究》、《粤东海洋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等课题,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先后获第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比赛三等奖,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比赛三等奖。


科研奖项


至2009年,该校教师获得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潮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项,发明专利:木质地板、家具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自动滴灌绿化槽。

该校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共37项,国家、省自然科学项目38项,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项目16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4项,广东省体育局项目12项,主持了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项目1项、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约58项,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2多项。发表论文1214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权威或核心期刊共262余篇,SCI等收录33篇。各类科研总经费约452.7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45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厅级科研成果奖11项。


 


交流合作/韩山师范学院

校友陈伟南回母校访问韩山师范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多次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和教师莅校讲学和任教;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国立阿拜伊师范大学、韩国大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互换学生,互派教师进修和访问,并进行长期的学术与教学交流;在哈萨克斯坦国立阿拜伊师范大学建立了“*语言文化中心”,传播*文化。

200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有来自英国、哈萨克斯坦、韩国、泰国等国家留学生到韩山师范学院就读。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韩山师范学院人才培养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现任领导/韩山师范学院

 

职务
姓名
院长
林伦伦
副院长陈三鹏、吴愈中、庄东红、廖伟群
党委书记
陈庆联
党委副书记
王晶、詹必富
纪委书记王晶 


院长:林伦伦

中文学科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学士(1982.6)、硕士(1985.6)。曾任汕头大学副校长(1998.8-2004.4)。曾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2004.4-2010.1)。研究方向:地方方言与文化。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审计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校务公开工作;发展规划工作;外事工作、对外交流合作、港澳台工作、侨务工作、校友校董联络工作。 
分管部门:学院办公室、审计处、对外交流合作处。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晶

主持党委和纪委全面工作。主管党务公开工作;保密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普法教育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协管审计工作。 
分管部门:党委办公室、机关*党总支、机关第二党总支、宣传部、纪检监察处(含纪委办公室,与审计处合署)。



知名校友/韩山师范学院

陈伟南,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7年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艰苦创业,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

陈复礼,著名摄影家,当今的国际摄影界中,并称华夏影界“三老”,是一位屈指可数的风云人物。《搏斗》这是陈复礼先生代表作之一。

詹安泰,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民盟民员。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创作。他的词学专著有独特创新见解,在词坛有较大影响,日本学者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的评誉。

饶宗颐,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学贡献奖”。

陈其铨,字奇川。历任台湾*书法学会理事长、台湾全省暨全国美展书法评议委员、文艺奖书法评审委员。先后应邀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美术馆、国父纪念馆暨北市*美术馆举行书法个展,韩、日、星、马、港、澳、欧、美等地书法巡回展,曾获台湾地区”资深文艺工作贡献奖“、*书法学会*届”薪传奖“。

                            
                  
                  
                 

 

类似“韩山师范学院”
与“韩山师范学院”相关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