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农商银行积极出台助力实体经济复工复产和稳定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坚持靠前发力、靶向发力、持续发力,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贷尽贷、快贷早贷。该行还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先保障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金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有效融资需求。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在三湘大地这片沃土上,一家以“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领跑者”为使命的银行——长沙农商银行徐徐铺开了它普惠金融的“大棋局”,一步步精准落子,勾勒出了当前普惠金融的服务布局。
“靠前发力、精准发力,确保各项纾困稳增长政策尽快落地见效。”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在《关于主动加强金融服务 全面助力稳住经济的倡议书》中对会员单位发出这样的倡议。
“这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我将积极宣传各项惠农强农金融政策,努力提高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助推力。”近日,刚刚参加完惠农大讲堂培训的湖南湘潭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芳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芒种时节,几场大雨过后,天气逐渐放晴。在湖南省衡阳市的东洲岛景区,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穿过风雨桥,沿着游步道,成片的桃林和花海,错落有致的小院,美丽的沿江风光尽收眼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域是重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构建并优化其体制机制,这既包含金融在县域支持乡村振兴的体系建设,又涵盖金融与地方财政的协同机制优化,还包括打造良性的县域金融生态等内容。
随着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和基础金融服务的进一步普及,农户的金融意识明显增强;并且由于更多生产生活场景被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随之深化。目前农村金融供需仍存在诸多的不匹配,这其中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创新,尤其是各方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与共享,也需要地方政府从观念和机制建设层面实现突破,以合力打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瓶颈。
在当前形势下,只要改革后的农信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和“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有利于稳妥化解风险,就是最适合当地的改革模式。至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治理机制的方式逐步解决。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从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到部署推进种业振兴,中央对种业的重视一以贯之。
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要“稳定生猪生产”、破解“猪周期”,仍需综合施策,要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巩固延续现有政策成果,深化拓展土地、财政、金融、市场调控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省联社在农信社明晰产权关系、风险处置与防范以及近年来化解小机构与大市场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多数农信社完成商业化改制、机构风险较改制前明显降低,有的省联社的权责不对等以及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行为越位、异化,影响到了部分农信机构的发展和治理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因此,省联社改革成为本轮农信社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2004年到2022年的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有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引导”“培育”“推动”“规范”“促进”新型合作金融发展;今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从长期看,合作金融对于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电商近9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出现,特别是这几年,相关政策力度也逐渐加大。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电商仍然是重点内容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同时,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上述两点都聚焦于农产品上行。
从2020年开始,小微金融服务从之前争夺头部小微市场过渡到对长尾小微市场的开拓
中企云链平台,根据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特点,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建立“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
今年以来,为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湖州农信在认真总结前期探索经验并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全市农信为整体同步打造“五个样板”,高标准打造相应的“标杆行”,摸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经验,力争让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广覆盖、无死角。
立足陕西省宜君县这一典型农业县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工作基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主战场应聚焦“三农”领域,并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事实上,宜君县正在将脱贫攻坚期间普惠金融实践形成的经验、方法和各类工具,有效运用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推进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民银行盘锦市中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金融为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该中支也逐步认识到当地金融服务城乡融合的短板以及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的重要性。
截至2022年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为399.87亿元,累计支持绿色项目220个,绿色贷款增速居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全力打造出“绿色银行”品牌,助力湖南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如何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起好步,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人行岳阳市中支把存保宣传行政村全覆盖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活动来抓,下发了《存款保险宣传行政村全覆盖行动方案》,紧紧依托助农取款服务点、村民服务中心、“村村响”广播、农商银行“金融三员”(金融组织员、金融协理员、金融联络员)四种主渠道,组织好面向农村居民的存保宣传工作。该中支将存保宣传工作纳入对银行机构综合评价的范围,确保进度与效果。
自疫情发生以来,太谷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本地银行机构优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助企纾困解难,成立工作专班,出台支持市场主体抗疫情促发展“十条措施”,推出“惠商贷”“惠企贷”系列信贷产品,开通金融绿色服务通道,动态获取企业需求,实行名单化对接、清单化推进、闭环式管理,始终做到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用实数、实例、实效说话,为市场主体倍增注入更多金融“活水”,积极为构筑金融服务保障线贡献金融力量,传递金融温度。
为促进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山东青州农商银行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落实金融监管部门和省市联社工作部署,围绕新市民安居、就业、生活等需求,高质量扩容金融供给,支持新市民开启新生活。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域,全县总人口数37.7万,农业人口占比71.3%。多年来,宁夏金融系统在同心县实施信用示范村、信用示范乡镇建设,多措并举支持脱贫攻坚,同心县已连续四年被评为宁夏金融环境创建先进县,这项工作也有力助推了2020年同心县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同心县进一步试点信用示范县建设,构建农村农信体系建设县域大格局,通过完善机制、重点培育、精准对接,实现征信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实现无缝对接。
山西省陵川县地处“太行之巅”、晋豫两省交界之地。作为地方金融机构,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坚守“三农”定位,主动担当作为,以金融主力军的奋进姿态,及时把资金活水注入“三农”领域,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当前,随着农信机构现代公司治理改革步伐加快,如何把坚持党对农信机构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与建设现代公司制度的改革方向紧密融合起来,在公司治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增强改革定力,引领转型发展,是农信机构创新党建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6月16日,湖南衡阳市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推进会暨常宁塔山瑶族乡“信用乡”授牌仪式在塔山瑶族乡政府隆重举行。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自当地静态管理结束以来,争分夺秒抢抓农时,无假日轮岗办公,已经为“三农”及中小企业发放助农贷款850笔、8098万元。
大连普兰店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优秀老兵蒋某退伍后白手起家,致力于开发家乡的“石头产业”。因产品选材严谨、雕花精美、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老兵“石材”有口皆碑。
作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首都“菜篮子”的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直承担着首都保供应、稳物价的重任。为满足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商户的融资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于2019年创新推出了“新农贷”特色产品。
近期,山西泽州浦发村镇银行紧紧抓住春耕备耕信贷需求广、频率高、期限短等特点,积极发挥金融 服务“三农”地方主力军作用,打造推出“农机贷”产品,为辖区内春耕备耕注入金融 “ 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