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货币政策实施者和金融稳定维护者,人民银行在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初步形成了“双支柱”调控框架,为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继将“防风险”提升到三大攻坚战的地位之后,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了包括“稳金融”在内的“六个稳”。
2018年以来,金融业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浪潮不断推进,吸引了世界目光。这一年里,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接连出炉,涉及外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不断释放出金融业加速开放的信号。
今年以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信用收缩也有所加快,表外融资增长明显放缓。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变化,央行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较为稳定的货币环境。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出台“硬举措”,“几家抬”发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使经济周期性所产生的收缩效应得到缓解。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换挡”为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驰援纾困优秀民企,助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金融市场众多参与者的共识。
过去一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