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2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成绩得来殊为不易,但同时经济还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
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意义。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改革试点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方面广泛认同,改革获得感较强,为全面实施注册制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周延礼结合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老龄化趋势,畅谈如何规范发展数字经济、保险机构如何更好帮助应对老龄化等热点议题。
去年,进出口银行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增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在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以来,绿色金融发展热情受到激发,绿色金融政策也不断完善。如何看待2021年绿色金融的整体发展情况?绿色金融创新应该重点在哪些方向上着力?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碳金融发展有哪些建议?就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
从民生热点到国家战略,这些都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殷兴山关心的问题。
稳住中小微企业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半壁江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民生。在小微金融工作中,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产品的推出、每一点服务的改进,都关系到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去年底,中原银行董事会审议批准了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的相关议案,进入了改革重组的关键时期。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介绍了吸收合并三家城商行的进展,并就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为服务好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我们持续不懈加大对湖南先进产业、科创企业和开放经济的支持力度。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革新、互联网征信模式快速发展以及征信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我国征信业在新形势下面临诸多挑战,征信法律效力位阶较低、传统征信监管模式相对滞后、新旧法律法规适用衔接不畅等问题日渐凸显,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的现行征信立法亟待健全完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陈建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带来了一份专门聚焦征信业的议案。
上海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上海是如何积极作为的?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浦东新区于2021年喜提“立法权”,又将如何以此为契机,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
金鹏辉: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抱团取暖、共抗风险成为显著趋势。银保监会2022年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
加大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培育,在预付费用时,主动要求签订合同,并索要发票或付款凭证。在遇到退款难等消费纠纷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